「核名三次都失敗,原來『科技』這兩個字太熱門!」「章程寫錯一個字,被經濟部打回來重簽……」創業第一步「公司註冊」https://patcpa.com.hk/blog/【企業登記】如何在香港申請公司註冊和商業登記,看似簡單卻暗藏「細節地雷」。台灣經濟部統計,初創企業因「註冊文件不全」「核名重複」等問題延誤開業的案例,佔新創公司總數的25%。本文用「實例+流程圖解」拆解註冊關鍵步驟,從「核名技巧」到「後續義務」,助你3天搞定註冊,順利開公司!
一、註冊前必做:3件事決定「能不能過審」
公司註冊不是「填表格、交文件」這麼簡單,註冊前沒做好準備,90%會被經濟部「打回票」。以下3件事務必提前搞定:
1. 定類型:選對「公司型態」,後期少糾紛
台灣常見的公司型態有4種,選錯可能影響「稅負」「責任」「融資」:
- •有限公司:最常見(占新創90%),股東僅負「出資額」責任(如出資10萬,虧損100萬只需賠10萬),適合中小企業。
- •股份有限公司:需至少5名股東,適合規模大、計畫上市的公司(如科技公司)。
- •無限公司:股東需負「無限責任」(虧損需賠全部資產),幾乎没人選。
- •合夥企業:適合專業服務業(如律師事務所),但稅負較高。
實例:小陳想開科技公司,原想選「無限公司」,經顧問提醒後改註冊「有限公司」,後期融資時因「責任有限」更受投資人青睞。
2. 核名:「好名」≠「能過審」,這3個規則要記牢
公司名稱需符合「商業登記法」,否則直接駁回。以下3個技巧提高核名成功率:
- •避免「熱門字」:如「科技」「創新」「國際」等詞,重複率高(例:「XX科技有限公司」全台有超過5000家)。
- •加「地域詞」:例如「台北XX科技」「台中XX貿易」,降低重複機率。
- •備用名清單:準備3-5個名稱(如「小陳科技」「陳創科技」「新創未来」),一次提交多個,提高過審機會。
3. 備文件:少一張紙,白跑一趟
註冊需提交的文件看似簡單,卻常因「細節錯誤」被打回。必備文件清單:
- •公司章程(需載明公司名稱、型態、資本額、股東姓名等)。
- •股東身分證正反面影本(若為法人股東,需加蓋公章)。
- •負責人簽名章(需與身分證一致)。
- •營業場所證明(租賃契約或自有房產證,若為住家辦公,需附「住家辦公同意書」)。
二、註冊流程:3種方式,最快3天領證
台灣公司註冊可透過「線上」「郵寄」或「現場」辦理,流程差異大,選對方式省時間!
1. 線上辦理:最快3天,手機就能完成
適用:有限公司、股份有限公司(資本額≤500萬)。
流程:
① 登入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」官網(https://www.moea.gov.tw)。
② 點選「公司登記」→「線上申請」,填寫公司基本資料(名稱、型態、資本額等)。
③ 上傳章程、股東資料等電子檔(需PDF格式)。
④ 付款(註冊費約1500元,可信用卡或超商繳費)。
⑤ 等待審核(3個工作天內會電話通知是否通過)。
優勢:不用跑現場,在家就能辦;審核速度快(平均3天)。
2. 郵寄辦理:適合「資料齊全」的創業者
適用:所有公司型態(資本額無上限)。
流程:
① 下載「公司登記申請表」(官網可下載)。
② 填寫後,連同章程、股東資料等紙本文件,寄至「經濟部中部辦公室」(地址:台中市南屯區黎明路二段501號)。
③ 付款(支票或匯款,抬頭「經濟部中部辦公室」)。
④ 審核通過後,約5-7個工作天寄發「公司登記證」。
3. 現場辦理:適合「急需領證」或「文件複雜」的情況
適用:所有公司型態(建議資本額>500萬或有特殊需求者)。
流程:
① 預約「經濟部中部辦公室」或當地商工行政服務中心(如台北市商業處)。
② 携帶所有文件原件(章程、股東身分證、營業場所證明等)。
③ 現場填寫申請表,職員現場審核(若有問題當場修改)。
④ 審核通過後,當場領取「公司登記證」(約1小時)。
三、註冊後必做:3件「隱形義務」,搞錯會罰錢!
領到「公司登記證」只是開始,後續這3件事不做,可能被罰5萬-50萬元!
1. 稅籍登記:30天內不辦,罰1萬元起
公司註冊後,需向「稅捐機關」辦理稅籍登記(取得稅號),否則無法報稅。
- •流程:帶公司登記證、負責人身分證,到轄區稅局辦理(約1小時)。
- •提醒:初創企業若年營收≤500萬,可申請「小規模營業人」(稅率1%),稅負更低。
2. 開設銀行帳戶:沒帳戶,營收進不了!
公司需以「公司名義」開設銀行帳戶(不可用負責人個人帳戶),否則無法合法收款、付款。
- •所需文件:公司登記證、稅號、負責人身分證、公司章程(部分銀行需加蓋公司章)。
- •技巧:選「免手續費」的銀行(如台新銀行、玉山銀行),節省開支。
3. 年報申報:每年1次,漏報罰5萬元
公司需每年向經濟部申報「商業登記年報」(載明資本額、股東變更、營業場所等信息),截止日期為「登記當年12月31日」。
- •流程:線上登入「商業發展署」官網填報(免費)。
- •提醒:若資本額、股東名單變更,需「先辦變更登記」再申報年報,否則視為「虛報」。
四、常見誤區:這些錯誤,90%創業者都踩過!
- •誤區1:「資本額寫越高越好」
資本額是公司對外負債的「擔保金」,寫太高(如1000萬)會增加稅負(營業稅按資本額計徵);寫太低(如10萬)則影響商業信譽。建議:初創企業資本額設為「6個月營運成本」(如每月成本10萬,資本額設60萬)。
- •誤區2:「章程隨便寫寫」
章程是公司的「根本大法」,若載明「錯誤條款」(如「股東責任無限」),可能導致創業者承擔額外債務。建議:找「律師或顧問」審核章程,確保符合《公司法》。
- •誤區3:「領證後就不用管」
公司註冊後,需定期更新資料(如股東變更、營業場所遷址),否則可能被列入「經營異常名錄」,影響投標、融資。建議:設「公司事务日曆」,提醒自己每年申報年報、更新資料。
五、結語:註冊是起點,不是終點
公司註冊不是「完成任務」,而是「創業的第一步」。準備充分、避開細節陷阱,才能讓公司在起跑線上就「站得穩」。下次註冊時,記得問自己:「公司型態選對了嗎?」「核名清單備齊了嗎?」「稅籍登記做了嗎?」——答案若都是「是」,就勇敢邁出創業的第一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