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英生活/投資,這6大稅種你一定要懂!

「在倫敦買了間小公寓,過戶時怎麼被扣了3萬鎊?」

「在英國工作的台灣同事,稅後工資怎麼比稅前少了一半?」

「想在英國買樓收租,除了房貸利率,還要繳哪些稅?」

對於有跨境生活、置業或投資需求的人來說,「英國稅」https://movant.co/experts-share/脫離英國稅務居民身份要點及須知/就像一張隱形的網——從日常消費到資產增值,從工資收入到企業經營,幾乎無孔不入。本文整理最關乎華人的6大稅種,用「場景+實例」拆解規則,助你避開「稅務陷阱」。


​一、個人所得稅(Income Tax):工資/租金/投資的「第一道關卡」​

幾乎所有在英國有收入的人都逃不過「所得稅」,無論是打工、自僱、收租還是投資獲利。2025年英國所得稅的「稅階」如下(單身/已婚分開計算):

年收入區間 稅率 備註
0 – £12,570 0% 免稅額度
£12,571 – £50,270 20% 基礎稅率
£50,271 – £125,140 40% 高稅率
超過£125,140 45% 附加稅率

​華人常見場景​​:

  • 在英國工作的台灣人:若年薪£3萬,前£12,570免稅,剩餘£17,430按20%繳稅(約£3,486),稅後約£26,514。
  • 收租的投資客:每月租金£1,500(年£18,000),需先抵扣貸款利息、維修等成本,剩餘利潤按稅率繳稅(若年利潤£10萬,需繳£20,000+£40,000×40%=£36,000)。
  • 股票投資者:賣出股票獲利£5萬,若持有超過£12,570的部分,需按20%繳稅(£5萬-£12,570=£37,430×20%=£7,486)。

​關鍵技巧​​:善用「個人免稅額」(2025年£12,570)和「养老金供款抵稅」(每年最高£40,000),可大幅降低應稅收入。


​二、增值税(VAT):買東西/服務的「隱形加價」​

英國的「增值税」(Value Added Tax, VAT)幾乎覆蓋所有商品和服務,稅率分三檔:標準稅率20%、減稅稅率5%(如能源、兒童用品)、零稅率(如食品、藥品)。

​華人常見場景​​:

  • 在超市買菜:一顆蘋果£1,其中已含VAT(因食品屬零稅率,實際商家繳0%)。
  • 買電器:一台£500的微波爐,含20% VAT(商家實際收入£416.67,繳£83.33給稅局)。
  • 請裝修隊:工資£2,000,若屬「住宅裝修」可享5%減稅(實際繳£95,而非£400)。

​關鍵提醒​​:小商家可能「不含稅報價」,結帳時需額外加20% VAT;跨境網購若從英國發貨,也需繳付VAT(門檻為年銷售額超過£85,000)。


​三、印花稅(SDLT):買樓/買地的「過戶稅」​

無論是買住宅、商業樓還是土地,只要在英國購置不動產,都需繳納「印花稅土地稅」(Stamp Duty Land Tax, SDLT)。2025年稅率按「房價區間」計算(住宅/商業分開):

住宅房價區間 稅率 商業房價區間 稅率
0 – £250,000 0% 0 – £150,000 0%
£250,001 – £925,000 5% £150,001 – £250,000 2%
£925,001 – £1,500,000 10% £250,001以上 5%
超過£1,500,000 12%

​華人常見場景​​:

  • 台灣家庭買倫敦公寓(£60萬):前£25萬免稅,£25萬-£92.5萬部分繳5%(£67,500×5%=£3,375),£60萬部分繳10%(£60萬-£92.5萬?不,£60萬在£25萬-£92.5萬區間,所以計算是£25萬×0% + (£60萬-£25萬)×5% = £17,500)。
  • 投資客買商業樓(£30萬):前£15萬免稅,£15萬-£25萬部分繳2%(£10萬×2%=£2,000),£25萬以上繳5%(£5萬×5%=£2,500),合計£4,500。

​關鍵技巧​​:首購族可享「住宅印花稅假期」(2025年門檻或升至£30萬),投資商業樓可考慮「公司持有」降低稅負。


​四、資本利得稅(CGT):賣資產的「升值稅」​

出售房產、股票、藝術品等資產時,若「賣出價」高於「買入價」,差額需繳「資本利得稅」。2025年個人免稅額為£6,000(夫妻合併£12,000),超額部分稅率:

資產類型 稅率 備註
住宅(主要住房) 0% 若符合「自住豁免」
其他房產/股票 10%-20% 普通收入越高,稅率越高
古董/藝術品 10%-20% 需證明持有超過£6,000

​華人常見場景​​:

  • 5年前以£30萬買入倫敦公寓,今年以£50萬賣出(非主要住房):利潤£20萬,免稅額£6,000,應稅額£19.4萬。若個人年收入超過£50,270(高稅率),則稅率20%(£38,800)。
  • 賣出持有多年的英國股票(£10萬買入,£15萬賣出):利潤£5萬,若年收入£3萬(基礎稅率),則稅率10%(£5,000)。

​關鍵技巧​​:善用「企業投資計劃」(EIS)或「種子企業投資計劃」(SEIS),投資初創企業可享50%-75%稅務抵免。


​五、企業稅(Corporation Tax):開公司的「利潤稅」​

在英國註冊的公司(無論規模大小),需就全球利潤繳納企業稅。2025年稅率為25%(小企業稅率19%,適用年利潤低於£50,000的企業)。

​華人常見場景​​:

  • 台灣老闆在英開餐廳(年利潤£80萬):需按25%繳稅(£20萬),但可抵扣租金、員工工資等成本。
  • 跨境電商公司(利潤£30萬):若符合「小型企業」標準(£50萬以下),稅率19%(£5.7萬)。

​關鍵技巧​​:透過「分公司」或「控股公司」架構,合理分配利潤至低稅率地區(需符合「轉讓定價」規則)。


​六、遺產稅(IHT):財富傳承的「最後一關」​

(接續前文重點)若死者在去世前7年是英國稅務居民,全球資產(含海外不動產)超過£32.5萬(夫婦£65萬)+「主要住所免稅額」£17.5萬(夫婦£35萬),超額部分需繳40%稅。善用「配偶免稅轉移」「慈善捐贈」「信託規劃」可大幅降低稅負。


​結語:稅務規劃,越早越好​

英國稅制複雜但「有跡可循」,從個人所得稅到遺產稅,核心邏輯都是「先計稅、後執行」。無論是在英國工作、置業還是經營企業,關鍵都在於「提前了解規則」——比如買房前計算印花稅,投資前評估資本利得稅,傳承前規劃免稅額度。畢竟,能留在口袋裡的钱,才是真正的「淨收益」。

如果您希望收到有關Movant的更多信息,請訪問我們的網站與我們聯繫